收藏本站
学院动态|容艺影视产业学院青春返家乡,筑梦正当时—总结篇
发布时间:2025-03-03 供稿单位:福软团团 动态浏览次数:42

学院动态|容艺影视产业学院青春返家乡,筑梦正当时—总结篇

青春返家乡

筑梦正当时

总结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传承和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2025年寒假及春节期间,容艺影视产业学院艺动先锋队积极开展“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艺动先锋队的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返乡旅客、社区居民、老人、儿童等群体带去了温暖与关怀,用他们的青春热度温暖了整个社会,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次镌心之旅。

春运护航

守护归途,传递温情

春运大潮中,志愿者们化身“归途摆渡人”,致力于帮助每一位乘客,温暖在漫长旅途中乘客的心。

陈诗瑶、张金锋同学在云霄站值守电梯、帮扶重点旅客,助力“最后一公里”接驳;方佳沛同学克服语言障碍,为返乡人员搬运行李、指导购票,用微笑化解焦虑;吴锦宵同学驻守晋江站,保障春运高效运转;在汽车站,张慧瑄同学提前熟悉流程,主动帮旅客提行李、提醒系好安全带,用细致服务守护平安出行;黄欣怡作为当地暖心春运活动负责人,在4天的时间里坚守岗位,统筹分工、灵活调度,让旅客感受到“暖意融融”的归途体验。

这些奔涌在归途动脉上的暖流,恰似星子坠入人间灯火。从电梯按键上驻留的指温,到行李握把传递的安稳,从方言碰撞擦亮的会心一笑,到调度台前不眠的对讲机嗡鸣——志愿者们以不同的姿态浇筑着春运的文明底色。

社区温情

敬老护幼,情暖寒冬

志愿者们还深入社区,为老人与儿童编织温暖网。

刘松晴同学为老人打扫房屋、贴春联、送物资,用细节传递关怀;曹敏同学上门讲解安全知识、代购药品,减轻老人生活负担;在福利院,张菲菲同学与孩子们散步玩耍、布置新年装饰,用欢声笑语点亮童心;方润彤同学通过生动动画和趣味问答,为孩子们普及消防知识,筑牢安全防线。

这些细碎而绵长的温暖,恰似春风化雨漫过阡陌。从灶台边拭去的一粒尘埃,到福利院窗棂上新挂的剪纸,从药盒上标注的娟秀字迹,到消防动画里跃动的知识星火——志愿者们以不同的方式丈量着文明的厚度。他们用扫帚勾画尊老的年轮,借游戏搭建护童的虹桥,让安全常识化作守望的微光。

文化传承

书香润心,文明共筑

在文化传承中,也少不了容艺学子的身影。

周于靖同学整理书架、精准助人寻书,让图书馆充满温暖;毛雨同学组织读书会、亲子活动,让书香浸润社区;春联书写活动中,洪郁洁晾晒春联、讲解寓意,将传统年味送到千家万户;黄欣怡同学在借阅高峰时整理书籍,打造整洁阅读环境,同时她还在浦城新年联欢晚会上带领志愿者团队默默护航,从入口引导到后台协助,用服务成就舞台的璀璨。

在书架间穿梭的指尖温度,于活动中传递的文化星火,在舞台幕后流淌的守护热忱——志愿者们以不同的姿态编织着同一张文明之网。他们让墨香成为社区的纽带,使传统焕发时代生机,将琐碎日常淬炼成城市的光点。当个体的微光汇聚成星河,便映照出文明最美的模样。

公益行动

热血奉献,文明同行

志愿者们同时也活跃在公益一线,展现出城市的温度。

献血车前,杨智诚同学引导市民填表化验,助力生命接力;汽车站内,张棋同学细致打扫环境、倡导文明,用行动守护城市窗口;许汉滨同学在活动中维护秩序、热情迎宾,展现青年风采;在安徽农金银行,骆林风同学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贴心帮助;社区街道上,黄欣怡同学手持扫帚清理垃圾,用点滴行动美化家园。

这些平凡而温暖的瞬间,如同繁星点亮人间烟火。从街头巷尾到服务窗口,从生命守护到文明传递,志愿者们以躬身实践诠释着奉献的真谛。他们用双手托起城市的文明底色,以青春热血浇灌人间善意,让互助友爱的光芒流淌在每一个需要关怀的角落。

幕后耕耘

点滴行动,汇聚大爱

志愿服务的背后,还有许多默默付出的身影。

陈欢同学负责展览布展、库房整理,守护文化陈列安全;周晓雨同学在医院协助老人操作医保系统,用科技便利晚年生活,架起科技与温情的桥梁;黄欣怡同学更化身“文字传递者”,撰写“寒冬送温暖”公益推文,用笔尖呼吁社会关注困境群体,共筑美好家园。

从展柜深处青铜器苏醒的纹路,到医保屏幕前苍老指纹与数字光标的共舞,从公益推文中迸发的字符星火,到字里行间流淌的雪夜炭车——志愿者们正以不同的语法破译"向善"的古老密码。

活动总结

从春运站台到社区角落,从书香阵地到公益前线,志愿者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答卷。他们用耐心解答困惑,用双手传递温暖,用脚步丈量责任,让“老有所依、幼有所乐、困有所助”的理想照进现实。冬天因志愿者的身影而不再寒冷;城市因青春的热度而充满希望。志愿之路,永不停歇。

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志愿服务育人内涵,以社会实践为桥梁,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涵养情怀。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结合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志愿品牌项目;深化校地合作,构建常态化、多元化的实践平台,让青年力量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文化传承等一线绽放光彩。期待更多学子以志愿精神为指引,在奉献中成长,在担当中前行,为社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共同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温暖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