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学院动态丨智能产业学院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收成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01 供稿单位:福软团团 动态浏览次数:29

学院动态丨智能产业学院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收成活动

生粮于地

爱粮于心

节粮于行

智能产业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收成活动

秋分时节,稻谷飘香,也正是红薯丰收的好时候。9月25日下午,为响应2025年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号召,智能产业学院的师生们走进劳动实践基地,在薯藤蔓延的田垄间,开启一场“挖红薯、悟粮心”的劳动实践,让“爱粮节粮”的种子在秋日暖阳里蓬勃生长。

挥汗田垄间,薯香见初心

温暖的阳光倾洒在劳动实践基地的田垄,智能产业学院的师生们戴好手套,踏着松软的泥土走进红薯地。茂密的薯藤在田间铺展,大家俯身弯腰,小心翼翼地拨开藤蔓,指尖在泥土中轻轻探寻——这是与土地对话的时刻,也是等待丰收惊喜的瞬间。

当指尖触到圆滚滚的红薯时,丰收的惊喜便在人群中悄然传递。师生们放慢动作,一点点将红薯从泥土中捧起,带着湿润泥土的薯身沾着细碎根须,清甜薯香混着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这便是亲手耕耘换来的第一份收获。额角沁出的细密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不影响大家眼中的光亮,田垄间的欢声笑语交织,每一次弯腰、每一次捧起,都是对“爱粮”初心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劳动获收”最真切的实践。

践行节粮观,劳动悟粮心

640 (1).jpg640.jpg640 (2).jpg

当一筐筐红薯整齐码放,那橙红的色泽在阳光下格外动人。师生们围在收获的红薯旁,细数着劳动的成果。从春种时的悉心培育,到秋分后的颗粒归仓,大家真切感受到粮食从土地到收获的漫长旅程。在整理红薯的过程中,没有一粒被随意丢弃,师生们用行动践行着节粮观,每一个红薯都被视作劳动的结晶、自然的馈赠。这份在劳动中萌发的对粮食的珍视,让“粮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了珍惜每一份收成的具体行动。

耕读传薪火,节粮向未来

这场劳动实践如同一粒“节粮”的种子,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不仅让师生们收获了满筐带着泥土气息的红薯,更收获了对劳动价值的深刻认知、对粮食安全的切身感悟。这既是耕读文化的生动传承,也是“爱粮节粮”理念的实践落地——智能产业学院的师生们以双手耕耘,用汗水换得收成,在亲身体验中读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未来,这份带着收成温度的“粮心”将继续传递,让更多人在劳动与收获的联结中,筑牢珍惜粮食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守护粮食安全,共赴节粮爱粮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