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也是一种社会精神。“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写在《雷锋日记》中的话语,不断激励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自觉将自我价值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中。
2024年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进一步感悟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力量,宣传我校青年典型事迹,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我校特推出【学习雷锋好榜样】专栏。
01
志愿者——陈雨芯

基础信息
陈雨芯 女 汉族
数字金融产业学院思政辅导员
中共党员
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72.13小时
个人事迹
作为思政辅导员,陈雨芯老师坚持“党建+团建”:做好学生成长的精神护航人。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的各项比赛及志愿活动并取得各项奖项。农业兴则国家兴,在2023年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她作为带队老师前往宁德开展了为期1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获2023 年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先进工作者称号。
知行合一,深化实践活动成果
作为数字金融产业学院青苗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负责人陈雨芯老师带领青苗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宁德市屏南县北墘村,开展“推动乡村振兴,擘画美丽乡村”主题教育联学共建活动。本次共建活动为实践队员搭建了新的活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开创校乡共建新格局;通过实践、分享,推动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青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谓“知行合一”。
实学实干,助力国家重大战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党员,陈雨芯老师认真学习中央乡村振兴工作会议精神,在思想行动上与党中央指导思想高度统一,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在宁德市屏南县调研时陈雨芯老师带领实践队员们前往包菇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电商助强农,振兴谱新篇”直播助农活动。她表示下一步将带领实践队员们积极探索“互联网+助农”模式,宣传销售农特产品,创新助农扶农新举措,在实践中赋予青春能量。
履践致远,洋溢少年青春梦想
陈雨芯老师说:“要让更多的大学生关注乡村振兴,引导其投身乡村振兴”。她运用新媒体,通过微视频、Vlog、网络直播等新媒体矩阵扩大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效果、传播时代正能量,累计在省、市、校、院等各级媒体刊登稿件19篇,其中2篇稿件分别在中国青年网和青年屏南刊登,全方位展示社会实践成果,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踊跃参加暑期三下乡,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她说:“做难事必有所得,挑难事必有所获。”2023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既给了我们服务人民的机会,也充分锤炼了我们勇于挑战的意志,开拓了我们的思维。在日后,她也将利用所学所获,持之以恒地回馈社会,砥砺青春之志,争做时代新人!

02
志愿者——缪正林

基础信息
缪正林 男 汉族
数字金融产业学院2019(五年专)现代物流管理1班团支书
共青团员
累计志愿服务时长:774.17小时
个人事迹
增强奋进之心,彰显服务之情。缪正林同学自入校以来,积极进取、努力攀登,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曾获得2023 年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先进个人称号、福州市长乐区二星级志愿者等荣誉。
风华正茂,逆流而上
2022年下半年新冠疫情再次暴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他主动请缨加入学校疫情防控一线,协助学生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等志愿服务,与医护工作者密切配合,竭力减少学生排队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测任务,发挥大学生优势特长,诠释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以青春之我,担抗疫之责,守护校园平安。
青春志愿,服务公益
缪正林同学认为,志愿服务就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过多项志愿服务,内容包括公共服务类、社区类等校内外各类志愿服务。在这其中,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协助仓山区临江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点亮星愿,伴星远航”活动,与当地星星的孩子进行游戏互动,释放孩童天性,陪伴其健康成长。
行深古巷,探寻新机
2023年暑期,缪正林同学与实践队成员一起前往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乡村振兴调研、直播助农、学习地方特色红色文化、拜访老党员等多项活动。其中,深入当地包菇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实践调研,他尝试进行录播,熟悉新媒体传播助力农产品销售过程,积累宝贵经验,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参与其中,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的内涵,深刻体会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勿以善小而不为,社区实践、志愿服务永远只有起点而无终点,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他认为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最有力量。因热爱而参与,由感动而执着,作为新时代青年,他将奉献的种子珍藏,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播撒,实现自己的价值,温暖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03
志愿者——简颖琳

基础信息
简颖琳 女 汉族
数字金融产业学院2022级金融服务管理2班生活委员
共青团员
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84.1小时
个人事迹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简颖琳同学牢记“志愿在心,奉献在行”的服务宗旨,围绕文明实践、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多次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曾获得校级奖学金、福州市长乐区一星级志愿者、校雷锋月先进个人等荣誉。
肩负使命,扛起志愿担当
作为数字金融产业学院小太阳支教社会实践队队长,简颖琳同学在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支教的准备工作中,为整个支教队伍设定明确的目标。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她与实践队员们一起制定了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同时,作为队长,她意识到自己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组织安排教学工作,还要关心和帮助队员们解决问题,要倾听他人的声音,尊重每个队员的不同意见,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此次支教结束后,简颖琳同学希望将来能够继续参与教育事业,为更多的学生带来希望。她还呼吁学弟学妹们也积极参与支教的公益事业中,点燃乡村孩子的梦想。
投身校园,奋斗志愿青春
自入学以来,她积极在校内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外场活动,如“月满中秋,情寄良辰”中秋游园会,“温暖雷锋月,旧物益环保”以物换物活动,“捐书润心田,留爱溢满园”图书募捐活动等,丰富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今后她将继续践行志愿精神,凝聚志愿服务的磅礴力量,让微光成炬,向朝阳而行,在志愿服务中绽放自己的火热青春。
心无旁骛,献出青春力量
“志愿服务之路,一半风尘仆仆,一半星辰大海。发光的不只是太阳,我们也一样可以在自己的热爱里熠熠生辉。”简颖琳同学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筹备并组织“巧手剪纸颂党恩,传承非遗正献礼”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月满中秋,情寄良辰”中秋游园、“书香浸润心灵,阅读伴我成长”等15余次志愿服务活动。
她怀揣着奋发向上的信念,不断追求个人和社会的进步,用自己的行动点亮社会的希望之光。未来,她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添砖加瓦。
